[HTML] 使用HTML5的本地存储localStorage
在HTML5中引入了localStorage,其实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从最初的Cookies,到后来IE的userData,再到Google的Gears,直到现在的localStorage,从概念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现在在HTML5中将它制定成了标准,结束了以前各行其是的状态。 要使用HTML5的localStorage,首先自然是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本地存储。各主流浏览器对localS
·
在HTML5中引入了localStorage,其实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从最初的Cookies,到后来IE的userData,再到Google的Gears,直到现在的localStorage,从概念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现在在HTML5中将它制定成了标准,结束了以前各行其是的状态。 要使用HTML5的localStorage,首先自然是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本地存储。各主流浏览器对localStorage的支持情况如下图:
聊完了这些,让我来看看到底是怎样使用localStorage的。 在HTML5中,本地存储是一个window的属性,包括localStorage和 sessionStorage,从名字应该可以很清楚的辨认二者的区别,前者是一直存在本地的,后者只是伴随着session,窗口一旦关闭就没了。二者 用法完全相同,这里以localStorage为例。 存储数据的方法就是直接给window.localStorage添加一个属性,例如:window.localStorage.a 或者 window.localStorage["a"]。它的读取、写、删除操作方法很简单,是以键值对的方式存在的,如下: 这里最推荐使用的自然是getItem()和setItem(),清除键值对使用removeItem()。如果希望一次性清除所有的键值对,可以使用clear()。另外,HTML5还提供了一个key()方法,可以在不知道有哪些键值的时候使用,如下: 写一个最简单的,利用本地存储的计数器: 不断刷新就能看到数字在一点点上涨,如下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HTML5本地存储只能存字符串,任何格式存储的时候都会被自动转为字符串,所以读取的时候,需要自己进行类型的转换。这也就是上一段代码中parseInt必须要使用的原因。 另外,在iPhone/iPad上有时设置setItem()时会出现诡异的QUOTA_EXCEEDED_ERR错误,这时一般在setItem之前,先removeItem()就ok了。 HTML5的本地存储,还提供了一个storage事件,可以对键值对的改变进行监听,使用方法如下: 对于事件变量e,是一个StorageEvent对象,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属性,可以很好的观察键值对的变化,如下表: 这里添加两个键值对a和b,并增加一个按钮。给a设置固定的值,当点击按钮时,修改b的值: 测试发现,目前浏览器对这个支持不太好,仅iPad和Firefox支持,而且Firefox支持得乱糟糟,e对象根本没有那些属性。iPad支持非常好,用的是e.uri(不是e.url),台式机上的Safari不行,诡异。 目前浏览器都带有很好的开发者调试功能,下面分别是Chrome和Firefox的调试工具查看LocalStorage:
另外,目前javascript使用非常多的json格式,如果希望存储在本地,可以直接调用JSON.stringify()将其转为字符串。读取出来后调用JSON.parse()将字符串转为json格式,如下所示: JSON对象在支持localStorage的浏览器上基本都支持,需要注意的是IE8,它支持JSON,但如果添加了如下的兼容模式代码,切到 IE7模 式就不行了(此时依然支持localStorage,虽然显示window.localStorage是[object],而不是之前的[object Storage],但测试发现getItem()、setItem()等均能使用)。 尽管各主流浏览器的最新版本中都提供了对本地存储的支持,但是要想大规模的应用这项技术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尤其是在面向大众的网站中,毕竟还是有很大人使用的仍然是低版本的浏览器。 |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