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模式配置的前提

上次配置被动模式时,提到前提条件,那主动模式除了保证server端与agent端通信正常,还要注意到几个字段!

①首先先看主动模式的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前提条件,进入到server端,

由于我的docker在容器内,所以要进到容器里
[root@localhost ~]# docker exec -it xkdzabbix /bin/bash
bash-5.0# vi /etc/zabbix/zabbix_server.conf 
bash-5.0# 
不在容器内的直接:vi /etc/zabbix/zabbix_server.conf  进入就行
#修改完配置文件之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配置文件的参数介绍:这里附上链接:zabbix server配置文件参数介绍

由于我的server在docker里。对于进入容器中修改配置文件时不会起效果的,因为修改的是一个镜像文件,如果想要修改配置文件内容起效,需要进行挂载,才能起效果,但是我一直挂载失败,有没有知道的人评论区教教我!!!!

关于怎么在docker中挂载,由于配置文件在镜像的容器内,如果挂载因为容器是已经起过名字启动过了,如果要挂载就要删除容器重新运用docker run -v 命令进行挂载,但是删除容器,配置文件的路径就不复存在;
通过docker inspect 镜像名字 查看镜像中的volume,但是不知道挂载在哪个volume上,不懂,请求有人回答一下!!!

web页配置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动模式配置经常出现的问题,及主动与被动的优缺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动模式的zabbix_agent的进程数是只有一个,而被动模式的zabbix_agent的进程数是可以被调整的;
主动,被动的不同:
①获取数据的方式不同;
②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并没有明显的优劣势,有主动和被动这两种主要是应对不同的场景,比如:有的公司和机房对流量的出是没有限制的,但是对于进流量是有严格控制的,这种场景下被动模式就不适合,主动模式会适合;
③数据收集处理方式的不同,对于被动模式是由StartPollers来处理数据,而且zabbix_agent端的处理数据进程只可以改变的;对于主动模式,server端是通过trapper处理的,而且agent端只有active check这个进程处理的,这个是无法调整的;
优缺点:
被动模式是由server端发起的请求,如果规模比较大时,比如上万台的时候,zabbix server端的压力会比较大,可以用主动模式来降低server端的压力,但是如果数据的处理速度一旦很慢或者卡顿就会影响下面的数据处理,有可能出现数据断层。agent端只有一个进程处理主动模式的监控数据。
另外主动模式的有一个优势,就是agent端有个buff,当server端出了问题之后,如果时被动模式的话,数据可能就直接断掉,但是主动模式的内存区里面有个缓存区,在缓存区里面的数据依然还会发送给zabbix server的。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