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JavaScript数组当中,随机抽取数个元素,构成新数组,要求这些元素不能重复。(即随机获取不重复的数组元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实现。

e4855b78eafb898180a3a142e6bbece9.png

方法一:

从第二次随机抽取的元素开始,需要将抽取的元素与当前新数组的已抽取元素相比较,如果相同,则重新抽取,并再次执行比较的操作。

JavaScript代码:var arr = [0, 1, 2, 3, 4, 5, 6, 7, 8, 9];

var arrNum = [];

var ranNum = 5;

for (var i = 0; i < ranNum; i++) {

arrNum[i] = Math.floor(Math.random() * 10);

if (i > 0) {

for (var j = 0; j < i; j++) {

if (arrNum[j] == arrNum[i]) {

i--;

break;

}

}

}

}

方法分析:

在代码编写方面,涉及循环语句和条件语句的多层嵌套,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想到,但编写复杂度较高,执行效率上来说很低,随着元素的抽取,要比较的次数越来越多,“失败的抽取”概率越来越大,整体效率低下。

方法2:标记法 / 自定义属性法

基本实现思路

当获取新元素时,为该元素添加一个属性标记,再抽取一个元素之后,先判断是否有属性标记,如果已被标记,则说明该元素已被抽取,此时重新抽取。

JavaScript代码:var arr = [0, 1, 2, 3, 4, 5, 6, 7, 8, 9];

var ranNum = 5;

var hash = {};

var result = [];

while(ranNum > 0) {

var ran = Math.floor(Math.random() * arr.length);

if (!hash[ran]) {

hash[ran] = 1;

result.push(ran);

ranNum--;

};

}

方法分析:

和第一种方法相比,编写复杂度较低,只需要使用循环语句和条件语句配合即可实现,节省了第一种方法中依次比较的步骤,但依旧存在“失败抽取”的现象,而且失败抽取的概率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方法三、随用随删

基本实现思路

利用splice方法,将抽取到的元素从数组当中删除掉,并利用splice方法返回值,将抽取到的元素存储(push)到结果数组当中。

JavaScript 代码:var arr = [0, 1, 2, 3, 4, 5, 6, 7, 8, 9];

var result = [];

var ranNum = 5;

for (var i = 0; i < ranNum; i++) {

var ran = Math.floor(Math.random() * arr.length);

result.push(arr.splice(ran, 1)[0]);

};

方法分析:

每次抽取只需要进行截取和“抽取元素”的存取即可。并不会有重复的“失败抽取”和比较。

Logo

Agent 垂直技术社区,欢迎活跃、内容共建。

更多推荐